济南众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很多老年人经历长期的共同生活,生儿育女、风雨同舟几十年,感情深厚,关系牢固。一旦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配偶亡故,子女又不在身边,原有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乱,老年人很容易寂寞沮丧、情绪低落。悲伤的强度和持续性因人而异,可能是轻微的、持续数天,也可能是强烈的、持续数月、数年。
王奶奶,今年85岁,老伴于三年前去世。为了缓解悲痛,不让孩子担心,王奶奶在老伴去世三个月后搬入了养老机构。入住养老机构后,王奶奶很快交到了朋友,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唱歌、打牌……王奶奶和老伴感情非常好,经常向社工讲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情,回忆相互依靠生活的日子。前些日子,王奶奶因要参加外孙女的婚礼,遂回家居住了一周。返回养老机构后,王奶奶骄傲地向大家讲述外孙女的婚礼,并为大家分发喜糖。当人群散去,只剩社会工作者和王奶奶两人时,王奶奶说着说着就不由地讲到老伴,表达着对老伴的思念,眼泪无法抑制地流了下来。之后的日子,王奶奶经常感慨活着没有意思,希望了此残生。
那么王奶奶为何出现如此转变呢?结合一下理论进行分析可知:
情感依附理论。这一理论由约翰·鲍比提出,他指出,人类有和其他人发生强烈情感联结的倾向,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寻求建立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从而在互动中与关系主体产生情感依附和安全体验。而当这种联结受到威胁或破坏时,人们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当配偶去世,一种密切的情感依附关系随之中断,其体验是异常痛苦的。老年人和配偶往往都是共同生活了好几十年,彼此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方离世,留给另一方无限的思念。这份思念埋藏在老年人心间,孤独感悄然而至。虽然王奶奶有时候也和其他老人一起聊天、打牌,客观上不是独自一人,但失去了婚姻关系这种亲密依附关系,主观上仍然是孤独的。
符号互动论。其基本观点是事物本身不存在客观的意义,它是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赋予的;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根据自身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来应对事物;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可以随着社会互动的过程而发生改变,不是绝对不变的。在符号互动理论中,符号是基本的概念。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丧偶作为一种符号,是社会赋予丧偶者的一种身份。对丧偶事件的理解,会影响其内在互动和外在互动,进而影响其心理和社会的适应。对于丧偶者来说,社会支持尤为重要,若有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宽慰丧偶者,缓解丧失所爱之人后的孤独,可以极大地促进丧偶者平稳地走过丧偶后的心路历程,将有助于其对丧偶事件的理解、对丧偶后生活的适应。王奶奶在老伴去世三个月后便搬入养老机构,未经历对丧偶事件很好的过渡,以平复情绪并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而且由于养老机构相对闭塞,跟外界的联系不多,哀伤的苦果往往由老人独自咀嚼。
应激理论。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应激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包括引起机体应激的心理、生理、社会刺激(应激源,也叫生活事件,如亲人病故、家庭矛盾等);刺激物与机体之间的互动(中介机制,这个过程受个体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如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其中,认知评价起关键作用);个体对不良刺激和应激情境的反应(应激反应,如焦虑、抑郁等)。丧偶事件作为一种应激源,会对丧偶者形成无可避免的压力,有的人可能会逐渐接受,有的人可能会耿耿于怀,其区别常常源于人们内心的认知评价。王奶奶为参加外孙女的婚礼,返回家中,面对物是人非的环境,加之其一直未走出丧偶之痛,缺乏缓冲应激的社会支持,故产生悲观、消极的应激反应。
影响悲伤过程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丧偶者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工作者应多加留意丧偶者的心理、情绪反应,准许他们充分感受与配偶去世有关的惊恐等正常范围内的情绪,跟丧偶者一起探讨这些感受对于其处理自己的悲伤有什么意义,作为家人和朋友所提供社会支持的补充。
悦银龄养老社工项目组:高欢